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黄昏赶路的场景,充满了旅途的疲惫感和苍凉的意境。
前两句写出发时的场景:河边树影摇曳,在送别的亭子里人们悲伤地唱着离歌。这里用"婆娑"形容树影晃动,用"悲且歌"表现送别的伤感氛围。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赶路的艰辛:一路上人烟稀少,只有连绵的山色相伴。马儿累得直冲水边喝水,马车也害怕爬坡。这里"倦马"、"征车"两个意象生动表现了旅途的劳累,"渴奔"、"怯上坡"的拟人化描写更增添了真实感。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在忽明忽暗的夕阳中,远远望见了青驼寺。这个结尾很有画面感,"明灭"二字既写夕阳,也暗示天色将晚,而古寺的出现给疲惫的旅人带来一丝慰藉。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树影、山色、疲马、夕阳等意象,成功营造出一种孤独、疲惫但又带着希望的旅途氛围。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旅途的艰辛和见到古寺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