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流水和潮汐为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前两句"忆君心事如流水,流向江头作暮潮",把思念比作日夜不停的流水,最终汇入江海化作晚潮,既写出了思念的绵长不断,又暗示这份情感在黄昏时分最为浓烈。
后两句"想得潮平沙有雪,白铿铁版和吹箫"转入想象:当潮水平静时,月光下的沙滩如雪般洁白,这时传来铁板铿锵和箫声悠扬的合奏。这里用"雪"形容月光沙滩,既显纯净又带寒意;铁板的刚劲与箫声的柔美形成奇妙和谐,就像思念中既带着坚定又含着柔情。
全诗通过流水、暮潮、雪沙、音乐等意象的层层递进,将抽象的思念化作可感的画面与声音,让读者既能看见思念的形态,又能听见思念的声音,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意象运用能力。
赵崇鉘
赵崇鉘,字元治(一作元冶),南丰(今属江西)人。以兄(崇嶓)荫补官。曾知都昌县,南康军司户,通判南安。宋亡隐居以终。传世有《鸥渚微吟》一卷。事见《江西诗徵》卷一八。赵崇鉘诗,以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之《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