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岸上梵声

明灭斜阳洲景微,梵声何处出林扉。
浮云不限身南北,慧日常销世是非。
尘劫远寻期鹫岭,江湖有梦到渔矶。
长河风利翻嫌驶,处处茅庵可息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宁静悠远的画面,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景:夕阳在河中小洲上忽明忽暗,景色渐渐朦胧,不知从哪里传来寺庙的诵经声,穿过树林间的门扉。这里用"明灭"形容斜阳,既真实又富有动感,让人仿佛看到阳光在水波上闪烁的样子。

中间四句转入思考:诗人说天上的浮云不会限制人的去向,就像智慧的光芒能消除世间的纷争。他向往着去遥远的灵鹫山寻找佛法真谛,但也会梦见江湖边钓鱼的悠闲生活。这里"浮云"象征世俗的束缚,"慧日"比喻佛法的智慧,诗人表达了既想追求佛法,又留恋平凡生活的矛盾心情。

最后两句写行程:船在风大的河面上行驶得太快,诗人反而觉得不适应,因为沿途处处都有安静的茅草小屋可以休息。这里"息机"指放下世俗的机心,诗人似乎在说:不必急着赶路,人生处处都可以找到让心灵安宁的地方。

全诗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徘徊。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