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禅寺

薄暮维烟艇,循溪上讲堂。
山图秋水阔,树接浦云长。
僧集诸天供,风回合殿香。
台端闻宝偈,心寂万缘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乘船去东禅寺听僧人讲经的宁静体验,充满了山水禅意。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诗人乘着小船,沿着溪流缓缓驶向寺庙的讲堂。薄暮时分的炊烟与溪水相映,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

中间四句用山水画般的笔触勾勒环境:远山倒映在秋水中显得格外辽阔,树木与河岸的云霞连成一片。僧人聚集准备佛事,殿宇里香火缭绕,连风都带着檀香的味道。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嗅觉等多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当佛经的诵唱声传来,诗人的心进入绝对宁静的状态,世间所有烦恼都暂时忘却了。这种"顿悟"般的体验,正是整首诗要传递的核心——在自然与佛法的交融中,获得心灵的超脱。

全诗妙在将具体景物(小船、溪流、香火)与抽象感悟(心寂、忘缘)自然衔接,就像用山水画勾勒出禅意,让读者既能看见美景,又能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