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二首

野色烟波外,西风橘柚香。
湖光杳无际,山色忽深藏。
塔古灯犹照,坛余灶已荒。
何当蜕尘鞅,从此访渔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畔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气息和隐逸情怀。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开:野外水雾弥漫,西风送来柑橘柚子的清香,湖面辽阔望不到边,而远处的山色忽然被雾气遮掩。这里用嗅觉(果香)、视觉(烟波、湖光)和触觉(西风)联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后四句转向人文景观:古塔里的长明灯依然亮着,但祭坛边的灶台已经荒废。诗人由此产生感慨:真想摆脱世俗束缚("尘鞅"指俗世牵绊),去寻访那些自由自在的渔夫。通过"灯犹照"和"灶已荒"的对比,暗示时光流逝中某些事物依然坚守,而有些已被遗忘。

全诗精髓在于用朴素语言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人通过眼前景物,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特别是最后两句,就像现代人偶尔想逃离城市、回归自然的心态,很容易引发共鸣。诗中"蜕尘鞅"的比喻形象生动,把世俗压力比作绑在身上的马鞍皮带,想"蜕"去这层束缚的愿望显得格外强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