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鹭州(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鹭州四面印沧沙,南北东西此上楂。
江石中流支砥柱,海田闹市走生涯。
风前歌棹频依岸,月下渔灯半是家。
领取登临新景胜,依稀桑梓旧繁华(江宝钗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鹭州(可能是厦门或某个临水城市)的繁华水乡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怀旧情感。

前两句写鹭州的地理环境:城市被泛着青光的江水环绕("沧沙"指水色),四面八方都有船只停靠("楂"指木筏,代指船)。这里像是一个热闹的水上交通枢纽。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水乡生活: - 江心的礁石像支柱一样挺立,支撑着这片水域的繁忙 - 海边开垦的田地和热闹集市,是人们谋生的场所 - 风中传来靠岸船只的歌声,月光下点点渔火照亮水上人家的生活 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渔船往来、市声喧闹的生动场景。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眼前的新景色令人欣喜,但隐约还能感受到旧日家乡的繁华记忆。"桑梓"指故乡,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

全诗妙在: 1. 用"歌棹""渔灯"等具体意象,让水乡生活跃然纸上 2. 通过新旧对比,表达对发展变化的复杂感受 3. 语言平实但意境优美,既有市井烟火气,又有月光下的宁静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