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

素王本自离缁𣵀,墨者胡为乱等差。
玄里只知杨子白,皓中谩见圣人污(中缺)。
分付商岩谱此花(同上书卷一○九《师友雅言》)。

现代解析

这首《墨梅》借梅花探讨了黑白、是非的哲学命题,语言看似简单却暗藏深意。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提出疑问:梅花本是洁白无瑕的(素王),为何有人要用墨色来画它?这里"墨者"既指画家,也暗喻混淆是非的人。"乱等差"批评了人为破坏自然本真的行为,就像现实中总有人歪曲事实。

后两句用典故加深思考:杨朱学派主张"白黑之辩",但诗人指出在黑暗(玄里)中反而能看清纯白,而在光明(皓中)里圣人也可能被诬蔑。这种反转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事物的本质常与表象相反,就像墨梅虽黑却象征高洁。

最后一句突然转向现实,诗人把评判权交给"商岩"(可能指志同道合者),暗示真理需要知音来辨别。全诗通过墨梅的黑白之辩,表达了"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的智慧,就像生活中我们常被表象迷惑,而真正的高洁往往藏在看似不完美的外表之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