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竹坡见寄
长途浼浼尘沙黄,车轮四角投何方。
归来却笑同舍郎,致身何用多文章。
白纻吟魂消夜雨,青灯华发凝秋霜。
鸿雁南来同是客,芦花漠漠湖光白。
稻粱生计良独微,入门谁肯相娱悦。
君家洞口垂紫萝,佩菊纫兰秋兴多。
难弟持杯共倾倒,诸孙捧砚供吟哦。
溪上群鸥飞欲下,老翁自是忘机者。
脱巾醉眠呼不醒,添入画图甚潇洒。
赋诗招我来相过,樽中美酒摇红波。
便宜相从饮一斗,梅花梢上春如何。
归来却笑同舍郎,致身何用多文章。
白纻吟魂消夜雨,青灯华发凝秋霜。
鸿雁南来同是客,芦花漠漠湖光白。
稻粱生计良独微,入门谁肯相娱悦。
君家洞口垂紫萝,佩菊纫兰秋兴多。
难弟持杯共倾倒,诸孙捧砚供吟哦。
溪上群鸥飞欲下,老翁自是忘机者。
脱巾醉眠呼不醒,添入画图甚潇洒。
赋诗招我来相过,樽中美酒摇红波。
便宜相从饮一斗,梅花梢上春如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文人形象,充满洒脱与自嘲的幽默感。
前四句用"尘沙黄""车轮四角"形容奔波仕途的狼狈,说自己虽然满腹文章却找不到人生方向,回来还被同僚笑话——这种自嘲式的开篇立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中间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熬夜写公文熬白头的自己("青灯华发凝秋霜"),一边是想象中宋竹坡的田园生活。诗人用"垂紫萝""捧砚供吟哦"等画面,把朋友家写成世外桃源,连溪边的鸥鸟都亲近他们,暗含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八句最有趣:诗人想象自己去朋友家做客的场景。"脱巾醉眠呼不醒"活画出一个放浪形骸的醉汉形象,"添入画图甚潇洒"又带着几分得意。结尾更妙:明明是自己馋酒,却说朋友"招我来相过",还要讨论"梅花梢上春如何",把文人雅趣和酒鬼本性完美结合。
全诗妙在三点:1)用对比手法突出官场与田园的反差;2)自黑式幽默让说教变得亲切;3)结尾的醉态描写既真实又风雅,把落魄文人形象写出了可爱感。就像现代人加班到崩溃时,幻想回农村朋友家喝酒撸串的调侃,古今文人的减压方式原来如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