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王泰之

黄尘漫漫小峰路,白石齿齿茗坑渡。
相亭南来第一程,人烟萧条岁云暮。
故人小隐三家村,约我旗亭聊一樽。
相逢此地复相别,明朝怀抱同谁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王泰之在荒凉旅途中的短暂相聚和依依惜别,充满了漂泊的孤寂和友情的温暖。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开旅程:黄沙漫天的小路、布满碎石的渡口、冷清的驿站、年末萧瑟的村落。这些画面叠加在一起,营造出寒冬赶路的艰辛氛围。"黄尘漫漫"和"白石齿齿"这些生动的叠词,让读者仿佛能看见沙尘飞扬、听见鞋底踩过碎石的声响。

后四句突然转入温暖的相遇。在荒凉之地,诗人发现友人隐居的小村庄,两人相约在酒馆畅饮。这个转折就像黑白画面突然有了色彩——简陋的酒旗、温热的酒杯、老友的笑谈,都是寒冷旅途中最珍贵的慰藉。

但欢聚总是短暂,"相逢此地复相别"道出人生常态。最打动人心的结尾设问:明天路上,满腹心事还能向谁倾诉呢?这个开放式结尾让读者也陷入沉思,想起自己生命中来来往往的过客,那些曾经把酒言欢却终究走散的朋友。

全诗妙在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最普遍的情感:现代人同样会在出差路上偶遇故知,同样要面对欢聚后的分别。诗人把这种体验浓缩在24个字里,就像用手机拍下了一组"黄尘-渡口-酒馆-背影"的九宫格照片,每张都带着那个冬日特有的温度和遗憾。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