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天平山的壮丽景色,充满浪漫的想象力和画面感。
开头四句用夸张手法表现山势:这座山是苏州地区的名山,青翠的山色像用金玉雕琢而成。山体拔地而起几乎有万丈高,离天空近得似乎伸手就能碰到。这里用"削金碧"形容山色鲜亮,"不盈尺"的夸张说法让人感受到山的高耸险峻。
中间四句转为描写山间奇景:阳光下山石像剑矛一样闪闪发亮,山峰如沾着露水的荷花。山崖像打开的龙门,山间水池像盛满美玉般的泉水。诗人把静态的石头比作会发光的兵器,把山峰比作带露的荷花,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四句转入回忆:诗人曾在这里松下弹琴,多次在山间驻足。如今远望这座山,只能看见暮色中苍茫的烟雾。这里通过今昔对比,透露出对往事的怀念,暮烟的意象也增添了一丝惆怅。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山水画,既有"剑矛""芙蓉"这样生动的比喻,又有"去天不盈尺"的大胆想象。最后淡淡的感怀让整首诗在壮丽中多了人情味,让人读后既能看见山的雄伟,又能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