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尺峡百尺峡至温神洞宿
十八盘尽见西峰,游人匍匐上芙蓉。攀援铁绠数千尺,身似飞猿时一掷。
阴阴天井上穿天,袅袅石梯悬度石。神爽先飞玉女峰,啸歌暂憩羽人宅。
月中明灭白云流,风外砰磅瀑泉激。咫尺翻愁帝座逼,吐纳聪明慎今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惊险又充满诗意的登山之旅,读起来像一部迷你冒险电影。
1. 开篇的震撼画面
诗人爬完"十八盘"险道,猛一抬头看见西峰(华山主峰之一),游客们像小蚂蚁一样贴着陡峭的"芙蓉峰"爬行。这里用"匍匐"这个动作,立刻让人感受到山势的险峻。
2. 第一视角的惊险体验
接着诗人亲自上阵:抓着铁链爬几千尺(夸张手法),像猿猴一样荡来荡去。最刺激的是走过"阴阴天井"(可能是狭窄的一线天)和悬空的石梯,画面感极强,读着都腿软。
3. 神仙般的休息时刻
累瘫后终于到达玉女峰,在道士(羽人)的房子里歇脚。这时镜头突然拉远:月光在云海里忽明忽暗,瀑布声像打鼓一样传来。这里用"明灭""砰磅"等拟声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4. 哲学升华
最后两句最妙:站在离天这么近的地方,诗人突然"怂"了——怕惊动玉皇大帝(帝座),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这种又敬畏又调皮的心理,把登山体验升华成对自然的敬畏。
全诗亮点
- 动作描写像运镜:从远景(游人如蚁)到特写(抓铁链的手)
- 声音设计绝了:瀑布声、风声、可能还有自己的心跳声
- 反差萌:前面像冒险片,结尾突然变文艺片
简单说,这就是古人发的"朋友圈小视频":前半段是"看!我多牛!",后半段是"大自然太震撼了!"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