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容甫先生京江祠壁

千秋一脉绝学续,容甫先生三冬足。
包嬴越刘与姬徒,传道解惑授训读。
河汾讲学学殖存,弟子如林乃盈门。
瓣香俎豆祠不绝,乡之先生溯渊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在赞美一位名叫容甫的先生,以及他在京江(可能是地名)的祠堂。全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后人对这位先生的敬仰和怀念。

开头两句“千秋一脉绝学续,容甫先生三冬足”是说容甫先生的学问传承了千年以来的精华,他本人也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三冬”可能指多年苦读)。这说明他学问深厚,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

中间四句讲他教学的情景:“包嬴越刘与姬徒”可能是说他门下学生众多,来自各地(嬴、越、刘、姬可能是姓氏或地名代称)。“传道解惑授训读”直接说他教书育人的日常工作。“河汾讲学学殖存”用典故比喻他的教学活动像古代名师一样培养人才,“弟子如林乃盈门”生动描写学生多得挤满教室的画面。

最后两句“瓣香俎豆祠不绝,乡之先生溯渊源”写人们至今还在祠堂用香火和祭品纪念他,当地人都把他当作学问的源头来追念。“瓣香”指一瓣心香,“俎豆”是古代祭祀用品,这两个词用得很有画面感,让人感受到后人的虔诚。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绝学续”“弟子如林”“祠不绝”等递进式的描写,层层推进地展现了一位受人爱戴的教育家形象。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对祠堂香火不断的描写,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穿越时间的敬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