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中秋

片云轻,凉露薄,暝色入檐底。
萧瑟西风,尽日惹秋意。
今宵冷眼团圆,低回不尽,倩谁共、婵娟千里?
夜如水,又虚佳节芳尊,素娥笑憔悴。
蓦忆欢期,易泻枕函泪。
经年旧谱慵拈,清狂未理。
镇长向、画楼凝倚。

现代解析

这首《祝英台近·中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中秋夜,情感真挚动人。

上片从环境写起:薄云轻飘,露水微凉,暮色悄悄爬上屋檐。西风整日吹拂,带来浓浓的秋意。这些描写营造出清冷寂寥的氛围。中秋本该团圆,但词人只能"冷眼"旁观别人的团聚,独自对着千里之外的月亮出神,无人共赏。一个"倩谁共"道出深深的孤独感。

下片写夜深人静时的心绪。夜色如水,本该举杯欢庆的佳节,词人却无心饮酒。想象中,月宫里的嫦娥都在笑话他的憔悴。突然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时光,泪水便止不住打湿了枕头。多年不碰旧日的琴谱,也懒得整理衣冠,只是长久地倚在画楼边发呆。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一个失意之人的落寞情态。

全词妙在将中秋的团圆主题与个人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而是通过"冷眼观月""素娥笑我""泪湿枕函"等画面,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份无人理解的寂寞。词中"蓦忆欢期"的突然转折尤其动人,说明快乐往事越是美好,越衬托出当下的凄凉。最后"镇长向画楼凝倚"的定格画面,给人无限回味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