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浪子回头、建功立业的励志故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讲主人公的逆袭: 开头用"跋扈少年"形容主人公年轻时是个嚣张的叛逆青年,家里穷得"连一担粮食都存不下"。但后来突然像豹子换毛般蜕变("豹变"),在炎热的边疆("炎云龙荒")立下战功。这里用"玄雾变豹""万里破荒"的夸张画面,表现人生巨变。
第二部分(中间两句)写他的战功: 提到"澎湖毒浪"和"越绝神山"两个地名,暗示他在台湾(当时称澎湖)和江浙一带(古越国)都打过胜仗。"先归命""有光"说明他不仅打赢了,还让当地人心服口服。
第三部分(最后两句)是美好祝愿: 用"高门复始""乔木生香"比喻家族复兴。就像老树发新芽一样,预言这个家族会重新兴旺,飘散德行的芬芳。这里把家族比作会散发香气的大树,很形象。
全诗最妙的是三个对比:从穷小子到将军的对比,从叛逆到建功的对比,从家族衰落到重新兴旺的对比。诗人用"豹变""毒浪""乔木"这些生动的自然意象,把一个人逆天改命的故事写得充满画面感。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