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

日午火伞张,水沸气如炙。
凉风解迎秋,妙意得清夜。
滩声过枕函,百里才一泻。
须臾就平夷,柔橹声未罢。
篷窗三板轻,黄篾缚低架。
稚儿走踆踆,强欲出其罅。
水中云叶鲜,流影忽西射。
妻孥坐两头,明月满裙衩。
微生狎舟楫,风水免惊怕。
何况不失家,白公语堪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末秋初的夜晚,一家人在船上乘凉的温馨场景。全文用生活化的语言展现了平凡中的诗意。

开头四句写白天酷热难耐:正午太阳像火伞一样炙烤,河水都被晒得冒热气。直到傍晚凉风吹来,才迎来清爽的秋意。这里用"火伞"比喻烈日,非常形象。

中间部分生动记录船行过程:先写急流中滩水拍打船枕的声响,百里激流转眼就过去了;接着描写平缓水域摇橹的轻柔声响。对船只的刻画尤其细腻——轻巧的篷窗、低矮的竹架,连孩子都忍不住想从缝隙里钻出去玩耍。

最动人的是家庭画面:倒映在水中的云朵像鲜嫩的树叶,月光忽然西斜。妻子和孩子分坐船两头,月光洒满他们的衣襟。这里"云叶"的比喻新颖,"裙衩"的细节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四句抒发感悟:诗人说自己习惯了水上生活,不再害怕风浪。借用白居易的话说,只要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让整首诗在闲适之余更添温暖。

全诗妙在将普通夜航写得趣味盎然,既有"滩声过枕"的听觉描写,又有"流影西射"的视觉捕捉,更有家人月下同船的温馨定格。诗人通过细腻观察,把夏夜行船这件小事变成了充满诗意的家庭记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