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王世贞写给画家俞仲蔚的感谢诗,感谢他画了一幅《华山图》。全诗通过赞美画作的神韵,表达了对华山景色的向往和对画家才华的钦佩。
前两句"云台隐者二茅龙,曾道神仙自可逢",借用典故说华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二茅龙"指代传说中的仙人,暗示华山充满仙气。
中间四句是重点,描写画作的神奇效果。"忽尔画图开万里"说画作突然展现出万里山河的壮阔;"居然秋色在三峰"赞叹画中三座主峰的秋色栩栩如生;"贪看塞外黄河下"写自己沉迷于画中黄河奔流的景象;"坐失关门紫气重"说因为看画入迷,连关门的紫气(祥瑞之气)都错过了。
最后两句"况复题诗如谢朓,当年却恨不相从",把画家比作南朝著名诗人谢朓,遗憾自己不能像谢朓那样追随画家同游华山。这里既赞美了画家的诗才,又表达了对华山真景的向往。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明明是赞美一幅画,却写得像亲身游览华山一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把静止的画作写得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也看到了华山壮丽的秋色和奔腾的黄河。诗中透露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诗画会友的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