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寺

六和宝塔矗岧峣,古寺成传开宝朝。
隔岸越山拖画坐,列屏吴岭入云标。
已教息虑栖禅悦,但未忘言荅景撩。
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开化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

首联"六和宝塔矗岧峣,古寺成传开宝朝"直接点题,写六和塔高耸入云,开化寺历史悠久。用"矗岧峣"形容塔的高峻,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

颔联"隔岸越山拖画坐,列屏吴岭入云标"是绝妙的风景描写。对岸的越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吴地的山岭像屏风一样排列,直插云霄。诗人用"拖画坐"这个拟人化的表达,让静止的山水有了动感。

颈联转入内心感受。"已教息虑栖禅悦"说寺庙环境让人放下烦恼,体会到禅修的快乐;"但未忘言荅景撩"却又忍不住想用语言回应眼前美景的撩拨。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展现了诗人既想超脱又难舍尘世美景的纠结。

尾联"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最有意思。诗人调侃说:很惊讶前人把这里误认为是灵隐寺,你们看啊,这寺门明明正对着钱塘江潮呢!通过这个细节,既点明了开化寺的地理特征,又用"浙江潮"这个经典意象收尾,余韵悠长。

全诗从远观到近看,从写景到抒情,最后以幽默口吻收束,层次分明。诗人用"拖画坐"、"列屏"等新鲜比喻,把常见山水写出新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那种既向往禅修宁静,又被美景打动的心境,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