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邹忠公墓

凤凰戾朝阳,和鸣太平瑞。
百鸟从喧啾,葳蕤赤霄逝。
昔者邹忠公,天质蕴纯粹。
苕华玉树春,秀映层城丽。
融贯河南学,会要慎独际。
出身职俎豆,淮颍风流思。
臧否谥法解,謇谔补衮议。
君王正年少,恩爱竞陈卫。
长门生秋草,寂寞金屋闭。
时闻昭阳间,车音杂歌吹。
朝方降鸿册,暮已奏封事。
宛转陈正始,社稷宗庙计。
权臣肆谗毒,抵罪窜荒裔。
芦箫送铜鼓,笑语见魑魅。
秦陵嘶石马,明堂更宝位。
徘徊趋魏阙,感激俯宸陛。
至尊重叹奖,再俾司献替。
简严起居作,弘雅丝纶制。
戎曹羽书静,铨部瑰材萃。
嵯峨蓬莱阁,日月近清秘。
一麾出江左,慷慨怀古意。
长啸新亭赏,爽挹龙虎气。
菱香藕花净,画舫西湖舣。
遂为禹穴游,复上越台憩。
安知向焚稿,兹乃致奸伪。
湘流湛凝碧,衡岳郁积翠。
岂无酃酒美,忧国不成醉。
南过苍梧野,陈祠有虞帝。
回首九疑云,潸然为悲涕。
及承内迁命,沉痾困炎疠。
首丘竟落落,褒赠中兴惠。
唯馀孤坟在,岁久尽颓废。
黄棘何榛榛,白杨亦翳翳。
卓哉谢君子,衰俗振高谊。
言诸两郡守,率众共营置。
周垣龟甲齐,修表螭头伟。
银榜倒薤题,琰刻逸藻记。
庶几永终古,凯式于后世。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邹忠公的忠臣故事,用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写展现了他的一生。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的象征手法
诗开头用"凤凰朝阳"比喻邹忠公像吉祥的凤凰一样,本应带来太平盛世。但其他"百鸟"(暗指朝中其他官员)只会吵闹,反衬出他的与众不同。

2. 忠臣的品格与作为
- 描写邹忠公学识渊博("融贯河南学"),为人正直("慎独""謇谔"这些词都强调他严守原则)
- 他敢于直谏:皇帝年少时沉迷后宫享乐("长门生秋草"指冷落贤臣),邹忠公白天刚领赏赐,晚上就写奏折劝谏
- 因此遭权臣陷害被流放,诗中用"魑魅"(妖怪)形容小人得志的嘴脸

3. 起伏的人生经历
- 后来新皇帝登基重新重用他,让他负责重要工作("司献替"指参与决策)
- 外放地方官时,他游览名胜仍心系国家("忧国不成醉"说连美酒都喝不下)
- 晚年病重仍思念故乡("首丘"典故表示狐死首丘的思乡情),最终获得朝廷追封

4. 墓地的今昔对比
- 诗人痛心发现忠臣坟墓荒废(长满黄棘白杨),直到有位谢先生带头重修
- 新建的墓地气派庄严(银匾碑刻等描写),诗人希望以此永久纪念忠臣精神

核心精神
通过邹忠公"直言敢谏-遭贬-复起-死后荣辱"的人生轨迹,歌颂了忠臣"明知会得罪权贵也要说真话"的骨气。最后墓地重修的情节,更凸显了"历史终将铭记真正为国为民的人"这一主题。

艺术特色
- 善用对比:凤凰vs百鸟、豪华宫殿vs荒废坟墓
- 场景如电影:流放路上的箫鼓声、西湖画舫等画面感很强
- 情感层层递进:从赞美到悲愤,最后落到欣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