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江村闻雁

水村寒早。
雁瘦芦花老。
知为谁家书远报。
断续天边行小。
凄迷栗火莲龛。
秋风秋雨江南。
那更黄昏声恻,教人听著何堪。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秋日黄昏的萧瑟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渲染,传递出深沉的孤寂与哀愁。

上片从视觉入手:水边的小村寒意来得早,大雁瘦弱,芦花枯黄。诗人望着天边断断续续飞远的大雁,猜想它们是为谁家送信。这里用"雁瘦芦花老"的意象,暗示着秋日的衰败与离愁。大雁作为信使的形象,更勾起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下片转入听觉感受:昏暗的灯火在佛龛前摇曳,秋风秋雨笼罩着江南。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黄昏时分那凄切的雁鸣声。诗人用"栗火莲龛"的微弱光亮与"秋风秋雨"的萧瑟形成对比,强化了环境的凄凉感。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将黄昏雁鸣的哀切之声与听者的愁绪直接联系起来。

全词以"寒早—雁飞—风雨—黄昏"为时间线索,通过视觉、听觉的多重感受,层层递进地烘托出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秋景时的孤寂心境。最妙的是结尾处,诗人不说自己多愁,而是说雁声"教人听著何堪",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份难以言说的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