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唯美又略带感伤的春日回忆,像一幅泛黄的老照片。
上片(前六句)像电影开场:深院里玉兰花开,春风中坐着弹锦瑟的少女。她像惊鸿一瞥的仙子,正小心地展开薛涛笺(古代才女用的精美信纸),生怕墨迹会像轻烟般消散。这里用"怕"字特别巧妙,既写实(怕墨迹晕染),又暗含"怕美好易逝"的惆怅。
下片(后七句)转入回忆:作者说自己像做了场神仙美梦,梦里与佳人并肩。提到"扬州旧梦",借用杜牧典故,暗示这是段风流往事。最动人的是结尾三句,像突然惊醒般自问:"这场景是不是梦里见过?"然后自嘲一笑——原来已是十年前的事了。这种"蓦然回首"的顿悟感,让整首词从唯美画面升华为人生感慨。
全词妙在:
1. 用"玉梅天""锦瑟年"等鲜亮意象开场,却以"澹如烟""十年前"的朦胧收尾,形成强烈反差
2. "笑已是十年前"这句口语化的收束,让古典诗词突然有了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效果
3. 通篇没说"思念",但每个画面都在说"物是人非"
就像我们翻到旧相册里泛黄的照片,突然想起某个阳光很好的下午,而那个下午里的人早已走散在时间里。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