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

猩鬼啸篁竹,玉帐夜分弓。少年荆楚剑客,突骑锦襜红。千里风飞雷厉,四棱星流彗扫,萧斧剉春葱。谈笑青油幕,日奏捷书同。
诗书帅,黄阁老,黑头公。家传鸿宝秘略,小试不言功。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君王自神武,一举朔庭空。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充满了英雄气概和豪迈激情。

上片用震撼的战场画面开篇:深夜军营中,弓箭拉开的声音像鬼怪在竹林中嚎叫。接着主角登场——一位身穿红衣的年轻将领,率领精锐骑兵如闪电般席卷战场。"千里风飞""星流彗扫"的比喻,把军队势如破竹的攻势写得极具画面感。"谈笑间"取得胜利的描写,凸显了将领的从容自信。

下片转向对统帅的赞美。这位将领不仅是战场猛将,更是饱读诗书的儒将。他身居高位却保持黑发(暗示年轻有为),家传兵法只稍稍施展就立下大功。词中透露出皇帝对他十分信任,频频下诏嘉奖。"沙堤归去"预示着他即将凯旋回朝,但帷幄中的从容神态显示他并不居功自傲。

最后两句画龙点睛:因为皇帝英明神武,这次北伐一举就扫平了北方敌人。全词在胜利的喜悦中收尾,但通过对"诗书帅"的刻画,把一场军事胜利升华成了智勇双全的典范,远比单纯描写厮杀更有深度。

这首词最妙处在于:用"猩鬼啸竹"的惊悚、"星流彗扫"的绚烂、"谈笑奏捷"的潇洒等多组强烈对比的意象,把血腥战场写出了武侠小说般的浪漫色彩。同时通过"小试不言功""帷幄从容"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完美将领形象——能征善战却不好大喜功,这正是古代文人心中理想的儒将风范。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