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南阳刘氏松堂
南阳自古誇雄都,山川淑气无时无。中间豪杰相间出,卧龙光武兴王图。
有唐昌黎百世士,布衣奋起为师儒。风流异代骨虽朽,馀泽尚可濡焦枯。
刘郎先子挺奇质,志业文史称乡闾。词场较蓺一不售,掉头便卜溪山居。
朋云友月终岁事,挟册教子犹区区。青松寸根手自植,气概今已凌凡株。
虬髯龙甲拂天籁,飒若风雨来江湖。悲哉孝思论罔极,新构永与甘棠俱。
西州骚人竞与赋,盛事相诧无贤愚。续貂自昔人所诮,诗成出袖增踌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南阳这个地方自古就出英雄豪杰,比如诸葛亮(卧龙)和汉光武帝刘秀。到了唐朝,大文豪韩愈(昌黎)也是布衣出身,最终成为一代宗师。虽然这些风流人物早已不在,但他们的精神依然滋养着后人。
诗中的主角刘郎(刘氏)是个有才华的人,本想通过科举出人头地,但考试失利后选择隐居山水之间。他平时以云月为伴,专心教育孩子,还在自家院子里亲手种下松树。如今小松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枝干如龙鳞般雄伟,风吹过时像江湖风雨般飒飒作响。
刘郎为纪念父亲修建了"松堂",这既是对父亲的孝心,也像古代周人爱护甘棠树一样,希望这份心意能永远流传。当地文人们纷纷写诗赞美这件事,认为不论贤愚都该赞叹这种孝行。
最后诗人谦虚地说自己写的诗可能像"狗尾续貂"(比喻拙劣的续作),写完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全诗通过刘氏的故事,赞美了三种可贵品质:面对挫折时的豁达(考试失败隐居)、脚踏实地的坚持(教书种树)、以及感人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