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州陈守解任
美人策良马,弭节螺江湄。
岁年忽晼晚,桃李已成蹊。
遥遥一水间,复复东与西。
晴川夹修杨,行舟何能维。
朱凤翔海山,层汉扬音徽。
高冈有梧桐,驾言览朝晖。
赠君以白云,白云不我持。
赠君以明月,明月不我携。
白云与明月,远道相追随。
岁年忽晼晚,桃李已成蹊。
遥遥一水间,复复东与西。
晴川夹修杨,行舟何能维。
朱凤翔海山,层汉扬音徽。
高冈有梧桐,驾言览朝晖。
赠君以白云,白云不我持。
赠君以明月,明月不我携。
白云与明月,远道相追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骑马来到螺江边,感叹时光飞逝、景物变迁的场景。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1. 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写美人骑马来到江边,忽然发现时间过得飞快("岁年忽晼晚"),曾经盛开的桃李如今已落满小径。这里用"桃李成蹊"的典故(比喻德行高尚自然吸引众人),暗示友人陈守为官期间深受百姓爱戴。
2. 空间阻隔的无奈
中间部分描写江水阻隔、舟船难系,象征离别在即的无奈。朱凤(红色凤凰)飞过山海,鸣叫声回荡天际,高处的梧桐树(凤凰栖息的树)沐浴晨光,这些意象都在赞美友人如凤凰般高洁。
3. 真挚情感的寄托
最后八句最为动人。诗人想送白云和明月给友人作别,但白云抓不住,明月带不走。不过诗人巧妙转折:虽然无法真正相赠,但白云和明月会一路追随友人远去。这里把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自然景物,表达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深厚情谊。
全诗用"美人良马""桃李成蹊""朱凤梧桐""白云明月"等清新优美的意象,把离别的惆怅转化为浪漫的祝福,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传递了人间真情。特别是结尾将无法赠送的景物写成永恒的陪伴,这种想象既新颖又深情,让普通的送别显得格外诗意盎然。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