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纳凉

小艇撑过第一桥,酌泉桥下掷诗瓢。
来游道院分荷供,拟拉吟僧遣鹤招。
暮霭直从渔笛起,月华高过塔灯遥。
且于静处偷清福,人海惊人涌似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在湖边纳凉的闲适场景,充满诗情画意。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欣赏:

1. 游湖的雅趣 诗人乘着小船穿过第一座桥,在桥下舀起清泉痛饮,还把写有诗句的瓢(类似漂流瓶)投入水中。随后去道院分享新鲜的莲蓬,还想邀请会作诗的僧人和仙鹤作伴。这些动作就像现代人野餐、写心愿卡一样,展现了古人亲近自然的浪漫方式。

2. 黄昏的美景 暮色中,渔夫的笛声仿佛催生了薄雾;月亮升起时,清辉甚至高过了远处佛塔的灯火。这里用笛声"催生"暮霭、月光"超越"塔灯的拟人写法,让静止的夜景突然生动起来,像电影镜头般有层次感。

3. 闹中取静的智慧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在喧嚣人世("人海汹涌如潮")中,诗人特意寻找这一方清净之地偷享悠闲。这种"在热闹世界给自己留白"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应对快节奏生活依然很有启发。

全诗妙在把普通纳凉写成了一场风雅的微型冒险——划船、写诗、访僧、观鹤、听笛、赏月,每个细节都透着文人特有的情趣,最后升华出"忙里偷闲"的人生哲理,读来既轻松又意味深长。

徐集孙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