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图二首 其二

青青幽禽岂凡翼,传书曾谒秋风客。
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
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
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花鸟图二首 其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描绘了幽禽、秋风客、桃花、幽篁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深深的感慨。

首先,“青青幽禽岂凡翼,传书曾谒秋风客。”这里描绘了幽禽(可能是指某种灵动的鸟)拥有非凡的羽翼,似乎曾经传递过信息给秋风。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可能含有某种隐喻,比如信息的传递需要借助某种特定的媒介或者时机。

接着,“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这句话描述了宫廷中的繁华景象,廷臣和宫妾众多,但唯有那个偷桃的小儿了解某些事情。这里可能暗示了宫廷中的繁华并不能掩盖某些真相,只有少数人知道。

然后,“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的快速,旧日的桃花已经凋零,没有一朵剩下。这里借桃花的凋零比喻过去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伤。

最后,“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幽篁(可能是竹子的意思)独自抱着严寒的节气,却能飞来与凤凰一同栖息。这里表达了即使面对艰难的环境,也要有坚韧的品格,最终能与高雅的事物为伍。

整体来看,这首诗借物抒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坚韧品格和高洁情操的赞美。诗的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性和深意。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