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外漂泊时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
开头两句"百花时节雨疏疏,未得还家训阿符"是说:春天百花盛开时下着细雨,我却不能回家教导孩子("阿符"可能是作者孩子的名字)。这里用美好的春景反衬自己不能回家的遗憾。
中间四句表达了复杂心情: - "常恐白头虚岁月":害怕自己白发苍苍却虚度光阴 - "且将黄卷理虫鱼":只好埋头研究古籍("黄卷"指古书,"虫鱼"指文字考据) - "长吟慷慨思归日":常常慷慨激昂地吟诗,思念归家的日子 - "旧业萧条战伐馀":过去的家业因战乱而衰败
最后两句"却羡故人丁御史,题桥不愧马相如"是羡慕朋友丁御史:你像当年的司马相如一样,在桥上题字明志,实现了抱负。这里用司马相如的典故,既赞美朋友,也暗含对自己现状的无奈。
全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手法(春景与离愁、朋友成就与自己漂泊),表达了战乱年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既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又不得不面对家园残破的现实,只能在学术研究中寻找慰藉。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容易引起漂泊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