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六月初一日世鸿兄病逝广州其甥来告诗以哭之 其一 (辛丑)

去腊尝论句,今春勉作书。
分离十年后,灾疾半生馀。
死或人同料,忧惟子已除。
贤甥来一见,忍问事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去世好友"世鸿兄"的哀痛之作,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生死离别的沉痛。

开头四句像在翻看老照片:去年冬天我们还一起讨论诗句,今年春天你还强撑病体给我写信。没想到十年分离后,你竟在病痛折磨中走完半生。这里用"去腊""今春"两个时间点,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生命的无常。

中间两句最扎心:"死或人同料"说其实大家都预感到你会早逝,"忧惟子已除"却苦涩地安慰自己:至少你现在不用再受病痛折磨了。这种既心痛又替对方解脱的矛盾心理,把失去挚友的复杂情绪写得特别真实。

最后两句镜头转到现实:外甥来报丧时,作者连"怎么走的"都不敢细问。一个"忍"字,既写克制悲痛的情态,又暗含"不忍听闻细节"的痛楚,比嚎啕大哭更有感染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和老友拉家常。但正是这种"去年还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的日常感,让生死离别的冲击力更强烈。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最深的悲痛,往往是用最平常的语气说出来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