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蚀诗

庚辰七月夜十五,清光圆圆烛天宇。
斜明刮露侵窗扉,蛰虫亥豕眼分数。
俄惊蟾蜍入绛津,姮娥霜独含悲辛。
气娇力怯不相敌,四分五分挂半轮。
九分十分明光息,斗牛气乱浑如墨。
望舒镳辔顿金枢,栋倾舟覆迷南北。
吾闻皇天无私泰阶平,二纪五纬谁相争。
日完其朔不掩望,昌吴融汉惟沧精。
胡为氐羌重译称臣妾,阴灵圆夜遭震慑。
予欲上天护颓魄,无梯难向青冥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月全食的壮观景象,并借天文现象抒发了家国情怀。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月食前的宁静夜景:七月十五的圆月照亮夜空,月光透过露水洒在窗上,连冬眠小虫的眼睛都清晰可数。这里用"蛰虫亥豕"的细节,突出月光的明亮清澈。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生动记录月食全过程:先写月食初现,仿佛蟾蜍(古人认为月食是蟾蜍吞月)侵入天河,让嫦娥含悲。接着描写月亮逐渐被吞噬的过程——从缺损四分之一、到一半、再到九成,最后完全消失,天地陷入黑暗,连北斗星都乱了方位。这里用"栋倾舟覆"比喻天地失序,形象展现月食带来的震撼。

第三部分(后八句)转为议论抒情:诗人质问为何天地运行本该有序("皇天无私泰阶平"),却出现月食这种异常?联想到现实中异族称臣却暗藏威胁,就像月光被黑暗吞噬。最后发出无力回天的感慨,想上天挽救残月却无路可登,暗喻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家国情怀完美结合。通过细腻描绘月食过程,把天文奇观转化为惊心动魄的视觉盛宴;又借月食隐喻时局,表达对国运的隐忧。诗中"四分五分挂半轮"等句,如同用文字拍摄下月食的每个阶段,让千年后的读者仍能感受到那夜的震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