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六

古柳空心都入画,老槐蠢叶镇垂丝。无情似汝偏多幸,及见瀛台赐宴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古树与历史交织的画面,语言平实却暗含深意。

前两句写景:古老的柳树树干已经中空,却依然构成一幅天然画卷;年迈的槐树笨拙地垂下新叶,枝条低垂如丝。这里用"蠢"字形容老槐发新芽的笨拙姿态,反而显得生动可爱。

后两句突然转折:看似无情的树木其实最幸运,因为它们见证了皇家在瀛台设宴的盛况。诗人用拟人手法,把古树说成是历史见证者,表面写树,实则暗指自己作为侍从官员能参与宫廷盛事的荣幸。

全诗妙在通过树木的"无心"反衬人的"有情"——老树不懂人间荣华却得以长存,而人类渴望功名却难逃时光流逝。这种对比让简单的景物描写有了历史厚重感,也透露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