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菊花写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充满戏剧性和讽刺意味。
前两句用"命委马嵬坡"直接点出杨贵妃被缢死的结局,但笔锋一转,说她的魂魄飞上枝头变成了菊花。这里把菊花拟人化,说它"傲霜"是在暗指杨贵妃生前的骄傲性格。
后两句转入现实场景:菊花在东篱下迎着西风落日开放。最后一句最妙,用"薄倖三郎"(指负心的唐玄宗)的质问收尾,仿佛菊花在替杨贵妃发声:我在这里受苦,那个负心人知道吗?
全诗构思新颖,把历史典故和眼前景物完美结合。通过菊花与贵妃的类比,既写出了菊花的傲霜之姿,又暗讽了玄宗的薄情,还让读者感受到命运的无常。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读来既觉得画面生动,又能引发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
李山节
李山节,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理宗端平中朱复之使北,偕之归宋。初为乡郡节制司干官,后官浙西通判。事见《山房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