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客乘船来到隐居仙人住所的所见所闻,充满奇幻色彩和自然趣味。
开篇"闲乘海上槎"用乘船渡海的画面,暗示主人公不是普通人,可能是修道者或仙人。"谪仙家"点明拜访对象是位被贬下凡的仙人,为全诗奠定超脱尘世的基调。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动态描写展现仙居环境:风把诵经声吹得断断续续,斜阳将旗影拉得很长,猿猴在树上摘果,蜜蜂在岩壁采花。这些意象既真实又充满仙气——磬声和幡旗是道观常见之物,而猿猴蜜蜂的活动让场景更显生机盎然。诗人特意选择"风逆"、"日低"的黄昏时分,营造出朦胧神秘的氛围。
结尾两句最妙:明明来拜访李丹壶,却故意问"谁在丹台上炼紫霞",用设问制造悬念。这里的"三更炼紫霞"暗指深夜炼丹的修仙活动,既点明主人身份,又留下想象空间——或许访客看到的正是李丹壶本人正在修炼的场景。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渡海远来到渐入仙境,最后定格在深夜炼丹的神秘画面。诗人没有直接赞美,但通过这些灵动自然的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仙居生活的飘逸自在,以及作者对修仙生活的向往。诗中猿猴、蜜蜂等活泼意象的运用,又避免了修仙题材容易流于空洞的缺点,显得格外清新有趣。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