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村

日午行旌过羿村,羿蛮稽首引儿孙。
不知何处多乔木,指点云头是剑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边疆村落景象,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日午行旌过羿村,羿蛮稽首引儿孙"像电影镜头般展开:正午时分,官员的仪仗队经过羿村,当地少数民族(羿蛮)带着儿孙恭敬行礼。这里"旌旗"暗示官员身份,"稽首"这个庄重的礼节动作,既表现了当地人的淳朴热情,又暗含对中原文化的尊崇。

后两句笔锋一转,由现实场景转入神话联想。"不知何处多乔木"看似在疑惑哪里有许多高大树木,实际是为下句铺垫。最后"指点云头是剑门"堪称神来之笔——村民遥指云端,说那就是传说中的剑门(蜀道险关)。这里的"云头"既可能是真实的云雾缭绕景象,更暗指这个边疆村落与神话传说的奇妙联系,把现实地理和神话意象完美融合。

全诗短短28字,却巧妙运用了三个空间层次:地面行礼的村民(现实)→高大的乔木(过渡)→云端的剑门(神话),就像镜头从特写慢慢拉远到全景,最后定格在虚无缥缈的云端,让平凡的乡村顿时充满神秘色彩。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既展现了边疆风土人情,又赋予普通村落神话般的意境,体现了古代诗人善于从平凡中发现诗意的艺术眼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