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投大云峰 其一

山根篱落枕溪流,岸竹攲斜系小舟。
一段黄云粳稻熟,牧儿腰笛倒骑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傍晚图景,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第一句"山根篱落枕溪流"像电影开场镜头:山脚下的农家篱笆墙挨着小溪,一个"枕"字让篱笆和小溪仿佛亲密依偎的朋友。第二句"岸竹攲斜系小舟"继续推进镜头:岸边竹子斜斜地生长,竹影里拴着一条小船,竹子的倾斜和小船的静止形成有趣的动静对比。

后两句突然有了色彩和声音。"一段黄云粳稻熟"用"黄云"形容连片成熟的水稻,金灿灿像低垂的云彩,这是丰收的颜色。"牧儿腰笛倒骑牛"最生动:放牛娃横坐在牛背上,腰间别着笛子,牛儿慢悠悠走着,孩子可能正吹着不成调的小曲。这种倒骑牛的顽皮姿态,把乡村孩子的无忧无虑表现得活灵活现。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从静止的篱笆、小船,到金黄的稻田,最后定格在骑牛牧童的身上。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多美多宁静",但通过这几个精心挑选的生活片段,让我们仿佛闻到了稻香,听到了笛声,感受到了乡村傍晚那种慵懒而满足的气息。这种用具体画面传递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