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东扶游栖霞岭诸兰若六首 其六 懒云窝

残阳在檐閒,空翠落如雨。
道人摧贡高,留客尝法乳。
向夜依禅关,唯有云几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寺庙的宁静画面,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景:夕阳的余晖斜照在屋檐边,山间的绿色仿佛化作雨滴般飘落。这里用"空翠落如雨"的比喻,把静态的山色写得灵动飘逸,让人感受到山林的清新气息。

中间两句写人:寺庙里的修行者(道人)放下了高傲的心态,热情地留客人品尝佛门的茶饮(法乳)。展现了修行者朴实好客的一面。

最后两句写夜:夜晚来临,诗人靠近禅房休息,只看见几缕云彩飘荡。这里"云几缕"既是实景,也暗喻着修行者清心寡欲的生活状态。

全诗通过夕阳、山色、云彩等自然景物,与寺庙、修行者的人文元素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诗人没有直接说理,而是通过画面传递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的平和心境。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