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牛歌为胡子徽作
朝饭牛,饭牛原上草。
夜饭牛,饭牛霜下藁。
草香藁软牛饱肥,黄犊跳梁犍卧噍。
烟蓑雨笠犊鼻裈,髫龀饭牛今已老。
有时扣角苦劳碌,人世触蛮等双角。
古今名利成战场,不似倒骑牛背乐。
君不见齐甯戚,长夜饭牛歌白石。
漫漫待旦骭衣单,待旦示明何嗟及。
又不见百里奚未遇时,示遇饭牛人不知。
平生爵禄不入心,何故要秦五羊皮。
老翁牵牛傍流水,水不饮牛宁洗耳。
入去山中深更深,芦管一声千古意。
乾坤旦暮不曾知,那间人间荣辱事。
夜饭牛,饭牛霜下藁。
草香藁软牛饱肥,黄犊跳梁犍卧噍。
烟蓑雨笠犊鼻裈,髫龀饭牛今已老。
有时扣角苦劳碌,人世触蛮等双角。
古今名利成战场,不似倒骑牛背乐。
君不见齐甯戚,长夜饭牛歌白石。
漫漫待旦骭衣单,待旦示明何嗟及。
又不见百里奚未遇时,示遇饭牛人不知。
平生爵禄不入心,何故要秦五羊皮。
老翁牵牛傍流水,水不饮牛宁洗耳。
入去山中深更深,芦管一声千古意。
乾坤旦暮不曾知,那间人间荣辱事。
现代解析
这首《饭牛歌为胡子徽作》用放牛老汉的视角,道出了看透世事的豁达人生智慧。全诗像一幅水墨画,分四个层次展开:
1. 牧牛生活的日常画卷(开头到"黄犊跳梁犍卧噍")
用早晚放牛的不同场景,画出田园牧歌:清晨牛儿吃沾露的鲜草,夜晚嚼干燥的草料,小牛活泼乱跳,老牛安静反刍。短短几句就让人闻到草香,看到牛群悠闲的样子。
2. 放牛老汉的人生感悟("烟蓑雨笠"到"不似倒骑牛背乐")
穿蓑衣的老汉从童年放牛到白头,突然话锋一转,把人间争斗比作"触蛮双角"——就像两只蜗牛角上的战争般可笑。看透古今名利场不如倒骑牛背的逍遥,这个"倒骑"的潇洒姿势特别传神。
3. 两个历史人物的对照("君不见"到"何故要秦五羊皮")
用宁戚和百里奚的典故形成对比:宁戚喂牛唱歌苦等明主,百里奚养牛时不求富贵却终成大器。说明刻意追求反而不如顺其自然。
4. 超脱世俗的终极境界(最后六句)
老翁牵着牛到深山里,牛不喝水只为洗耳朵——化用尧时隐士许由洗耳典故。吹起芦管与天地共鸣,完全不在意人间荣辱。最后两句就像电影镜头,从山间流水拉远到浩瀚乾坤,突出"天地之大,人之渺小"的意境。
全诗妙在三点:
- 用"牛"贯穿全篇,既是实物又是隐喻(如"触蛮双角")
- 对比手法鲜明:小牛与老牛、求仕与隐居、人世与自然
- 语言看似朴素却暗藏机锋,比如"倒骑牛背"的叛逆姿态,比正骑更显洒脱
核心思想是:在汲汲营营的世界里,保持像老牛反刍般的从容,像牧童倒骑般的逍遥,才是大智慧。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缓解焦虑很有启发——不必总盯着"蜗牛角上的胜负",学会在山野间找到自己的"芦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