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的园中望月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绿树在微风中摇曳,月亮刚刚升起,一群大雁从云中飞下,仿佛在呼唤诗人。这里用"呼予"二字,把大雁拟人化,显得很有情趣。
中间四句写园中环境和诗人心情:花朵围绕着形状奇特的石头,茶具静静地摆放着;风吹过胡床(一种坐具),稀疏的笑语声传来。诗人闭上眼睛,甘愿独自在江湖中漂泊;内心虽有牵挂,但已不再为世俗之事烦恼。这里"牵肠滋味"指让人挂念的世俗情感,"无馀"是说已经放下。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月亮(婵娟)见证过人间无数悲欢离合,如今是否愿意陪伴像虞翻(东汉学者,这里诗人自比)这样的老人著书立说呢?表达了诗人晚年淡泊名利、专心学问的心境。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月夜园中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人生态度。诗中"独往""无馀"等词,都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