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照镜子这件日常小事,道出了岁月无情的普遍人生感受。
前两句用幽默自嘲的口吻说:每年都想着送走穷困(民间有"送穷"习俗),结果到现在头发还没白、脸还红润,看似年轻,实际是穷困赖着不走。这种反话正说的写法,让平凡的感慨变得生动有趣。
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照一次镜子就老一分"的夸张表达,突然戳破前面的轻松假象。最后用"天已安排"这种认命的语气,把自然规律说得像早已写好的剧本——我们终将成为白发老翁,不过是按部就班走流程罢了。
全诗妙在把沉重的衰老话题,用家常话般的比喻(照镜子)和略带顽皮的态度(和老天爷讨价还价般)说出来。就像现代人对着手机自拍时突然发现皱纹,半开玩笑地叹气"又老了",这种接地气的表达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会心一笑。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