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槐庭

吾道付沧浪,衰年尚异乡。
畏人江草合,怀旧暮云长。
老我已无用,如君终未忘。
天寒无过雁,夜夜独鸣蛩。

现代解析

这首诗《寄槐庭》是一位晚年漂泊在外的老人写给朋友的感怀之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孤独、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吾道付沧浪,衰年尚异乡"直白地道出心境:我的人生理想早已随江水飘散(沧浪指江水),如今年老体衰却仍漂泊在外。这里用"沧浪"的流动感,暗喻理想消逝的无奈。

颔联"畏人江草合,怀旧暮云长"用自然景物表达复杂情绪:害怕与人交往(可能是因年老自卑),就像江边杂草般孤独;对往事的思念却像傍晚的云霞一样绵长。江草与暮云的对比,生动展现了老人既想逃避现实又忍不住回忆的矛盾心理。

颈联"老我已无用,如君终未忘"是情感的转折:前句是苦涩的自我否定,后句突然温暖——虽然我觉得自己没用了,但知道老朋友始终惦记着我。这种从自怜到被记挂的转变,让孤独中透出一丝慰藉。

尾联"天寒无过雁,夜夜独鸣蛩"用两个意象收尾:寒冷的天空没有传信的大雁(指没有朋友消息),只有蟋蟀每夜独自鸣叫。蛩声的单调重复,强化了老人长夜独处的孤寂感。

全诗妙在"不说孤独却字字孤独":通过江草、暮云、寒天、虫鸣等意象,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视可听。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我知道你记得我"的温情,让整首诗的苍凉中始终带着人性的光亮。老人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朋友不忘的情谊形成对比,让读者看到:即使衰老漂泊,人与人的牵挂依然能成为精神支柱。

丘葵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