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木落洞庭晚,萧萧满地秋。
冷云横古寺,寒月逼江楼。
菊瘦还簪帽,鲈肥恰上钩。
平沙飞雁下,莫作稻粱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湖滨景色,充满了萧瑟寂寥的韵味,同时暗含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境。

前四句写景:洞庭湖畔树叶飘落,秋意铺满大地。寺庙上空凝聚着阴冷的云层,月光清冷地笼罩着江边小楼。这里用"冷云""寒月"等意象,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连古寺和江楼都显得格外苍凉。

后四句转入人事:诗人把瘦菊插在帽上(古人重阳节有簪菊习俗),钓到肥美的鲈鱼。这时沙滩上大雁飞落,诗人劝诫它们不要只为觅食而忙碌。这里"菊瘦""鲈肥"形成有趣对比,瘦菊象征高洁,肥鲈代表闲适生活。最后借大雁表达主旨——人不应像候鸟那样只为温饱奔波,而要追求更高雅的精神境界。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萧瑟的秋景暗示世态炎凉,而簪菊钓鱼的闲适生活,则展现了超脱世俗的雅趣。最后用大雁点题,传递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处世态度,读来既感秋意袭人,又觉心境澄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