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郊外漫步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首句“城外春风满酒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城外春风拂面,酒旗随风飘扬。酒旗是古代酒馆的招牌,这里暗示着郊外的热闹与生机。春风“满”酒旗,一个“满”字,既写出了春风的力度,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畅快。
次句“吟怀长恨负芳时”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自己常常因为忙于琐事,而错过了美好的春光。“吟怀”指吟诗抒怀,“长恨”是深深的遗憾,“芳时”指美好的时光。诗人感叹自己辜负了大好春光,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东林夫子知予意”引入了“东林夫子”这一形象,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师长。诗人相信这位“夫子”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懂得自己对春光的眷恋和对诗歌的热爱。
末句“载我而今唱和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东林夫子”一起吟诗作赋,共享春日美景的愿望。“载我”可以理解为“带着我”,“唱和诗”是指互相酬答的诗作。诗人渴望与知己一起,用诗歌记录下这美好的春光,也记录下彼此的友谊。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己的渴望。诗中流露出的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诗歌的热爱,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