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不能佳眠
检校百骸间,无一得安稳。
四大元假合,解散会归尽。
何烦造化儿,前期苦相窘。
咄咄方书空,忽发一笑冁。
都缘有我相,浪把此身认。
于中有安否,随即生喜愠。
蝉声耳根响,蝇翅目中晕。
无明遍大千,袛自植愁本。
化儿安在哉?作诗谢不敏。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秋夕不能佳眠》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夜晚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安眠,进而引发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为你分析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1. “书坐即摧颓,夜卧亦展转。”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夜晚无法安眠的状态。“书坐即摧颓”表示坐着看书也感到疲惫和困倦,“夜卧亦展转”则直接表达了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境。
2. “检校百骸间,无一得安稳。”
这里“检校百骸间”可以理解为检查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发现都不得安宁。“无一得安稳”则强调了自己无法平静下来的状态。
3. “四大元假合,解散会归尽。”
“四大”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人的身心、物质和精神等方面。作者认为这些元素都是暂时组合在一起的,最终都会解散并走向消亡。
4. “何烦造化儿,前期苦相窘。”
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为什么自然规律或者命运要如此安排,让我在这个时候感到如此困扰和窘迫。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不解。
5. “咄咄方书空,忽发一笑冁。”
这里“咄咄方书空”可能表示作者在纸上空写,感到迷茫和无助。“忽发一笑冁”则是一种自我解嘲,表达了虽然面临困境,但也能以一笑置之的态度来面对。
6. “都缘有我相,浪把此身认。”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认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主观认知,过于执着地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看作是一个实体,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
7. “于中有安否,随即生喜愠。”
这里作者表达了内心的起伏不定,可能因为某些事情感到喜悦或愤怒。这种情绪的变化也是由于作者过于执着于自我认知所导致的。
8. “蝉声耳根响,蝇翅目中晕。”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蝉声和蝇翅,来表达作者内心的纷乱和不安。蝉声在耳边响起,蝇翅在眼前飞舞,这些景象无疑加深了作者内心的纷扰。
9. “无明遍大千,袛自植愁本。”
这里“无明遍大千”可能指的是作者在思考人生的无意义和宇宙的无限。“袛自植愁本”则表示自己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忧愁。
10. “化儿安在哉?作诗谢不敏。”
这里作者似乎在寻找一种解脱的方法或者答案,但未能找到,于是写诗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不敏感(不敏感可以理解为不知所措)。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夜晚因为无法安眠而引发的对人生、命运和自我的思考和感慨。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困惑和自我解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