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摄山寻练塘墓

江左诗僧有墓田,最高峰后许庄前。名称殁世知何用,祭到无入亦可怜。

六代云山遗旧迹,一生风月付寒泉。多情还是南徐客,岁岁春风泣杜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重访一位已故诗僧的墓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首联"江左诗僧有墓田,最高峰后许庄前"简单交代了墓地的位置——在江南地区最高峰后面的许庄附近。这里埋着一位会写诗的和僧。

颔联"名称殁世知何用,祭到无人亦可怜"很有哲理:人死后名声还有什么用呢?连个来祭拜的人都没有,实在可怜。诗人在这里反思了名利的意义。

颈联"六代云山遗旧迹,一生风月付寒泉"用优美的意象对比时空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六朝的山云依旧在,而诗僧一生的风雅往事都已随冰冷的泉水逝去。

尾联"多情还是南徐客,岁岁春风泣杜鹃"最动人。诗人自比"南徐客",说自己年年春天都会像杜鹃啼血一样,来此伤心悼念。用杜鹃泣血的典故,把思念之情写得既含蓄又深刻。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寻墓这件事,探讨了生命、记忆和情感的价值。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让我们看到一个重情义的形象——不管过去多少年,总有人记得来祭奠故人。这种跨越生死的真挚情感,正是这首诗最珍贵的部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