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堂

撤茅易瓦利无穷,盍种甘棠比召公。
大手断碑何处觅,典型犹见此堂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广平堂"的地方,通过新旧对比传递出对传统美德的珍视。

前两句说这里把茅草屋顶换成瓦片,好处多多,但更值得称赞的是像古代召公那样种下甘棠树(象征仁政)。这里用"易瓦"和"种树"两个动作,暗指物质建设与精神传承同样重要。

后两句提到寻找古代名人的碑刻已不可得,但在这座堂中仍能看到高尚品格的典范。诗人用"大手断碑"(大人物的残碑)与"典型"(榜样)形成对比,说明真正的精神传承不在于实物留存,而在于后人对其美德的效仿。

全诗用简单的房屋修缮引出深刻道理:外在的改善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继承先贤的精神品质。就像我们今天装修老房子,不能只追求漂亮外观,更要记住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

方信孺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