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知山光禄惠新茶并长歌倚韵答之

建溪雷信催雪雨,雀舌初生毛半竖。旋吹赐火试新茶,谏议元是赏音人。

分来粟粒奇芳具,独许诗肠知此味。自从陆氏著新经,初觉松涛忽泉沸。

黄金价重起西巴,紫笋香浮播押衙。玉乳碾尘消酒渴,月团飞凤破淫哇。

君歌明珠艳,我和欲垂鉴。君斗早战酣,我亦思鸣剑。

乃知草木才可荐,今古贤愚同口羡。嗟予性僻为吟苦,梦回昼漏初惊午。

七碗洗尽,万斛愁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品茶的雅趣和诗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茶之珍贵 开篇用"建溪春雷催发新芽"的生动画面,描写早春茶树刚冒出雀舌般的嫩芽(像小鸟舌头形状的茶芽)。"黄金价重"等句说明这是堪比黄金的贡品级紫笋茶,用"玉乳碾尘"形容研磨茶粉的精细,展现宋代点茶文化的讲究。

二、品茶之乐 "七碗洗尽愁苦"化用卢仝《七碗茶》的典故,描写连喝七碗茶后神清气爽的状态。"松涛泉沸"形容煮茶时水沸如松涛翻滚的声音,把煮茶过程写得充满诗意。诗人特别强调只有懂诗的人(诗肠)才能真正品出茶中真味。

三、知音之情 后半段转为文人互动,"君歌明珠艳"指朋友写了珠玉般的好诗,"我和欲垂鉴"表示自己要写诗回应。用"斗茶如酣战"的比喻,展现两位爱茶文人既比试茶艺又切磋诗艺的雅致情谊。最后"草木才可荐"点明好茶和好诗一样,都是值得献给知音的珍贵礼物。

全诗把煮茶、品茶的过程写得活色生香,更通过茶事活动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茶会友、以诗传情的风雅生活。最妙的是结尾,诗人说自己因为沉迷写诗竟忘了时间,直到午时漏壶(古代计时器)报时才惊醒,这种痴迷状态让人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