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

人间天上两茫茫,倾国倾城恨最长。
何处玉妃留别院,尚教亭子忆沈香。
汉宫自喜同飞燕,春色争誇似海棠。
七夕牵牛私誓在,同心愿只属三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杨贵妃(太真)和唐玄宗(三郎)的爱情悲剧,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如下:

第一句说人间和天上像隔着一片迷雾,暗示杨贵妃死后与唐玄宗阴阳两隔。"倾国倾城"本是夸她美貌,但"恨最长"点明这份美反而带来无尽遗憾——因为她的美引发安史之乱,最终成为悲剧。

第二句用细节勾起回忆: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别院沐浴的亭子还在,连沉香木建造的亭柱都仿佛记得她的气息。这里不说人怀念,却说"亭子回忆",让建筑物替人伤感,更显物是人非。

第三句把杨贵妃比作汉朝的赵飞燕(也是著名宠妃),又用盛开的海棠比喻她的风采。但"自喜""争誇"暗藏讽刺——当年在宫中互相攀比美貌的得意,反而衬托出结局的凄凉。

最后两句回到爱情誓言:七夕夜两人曾像牛郎织女般约定永不分离,但"私誓"二字暗示这只是私下的甜蜜承诺,挡不住现实残酷。结尾"同心愿"看似美好,却因"只属三郎"显得无奈——这份爱终究敌不过江山社稷的重量。

全诗妙在处处对比:生前荣耀与死后凄凉、甜蜜誓言与悲惨结局、个人爱情与国家动荡。就像用糖纸包着苦药,表面写爱情之美,内里全是命运无常。最打动人心的,是连亭子、海棠这些无情之物都在替他们惋惜,比直接说"我好伤心"更有感染力。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