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的山水禅意画卷,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析:
开篇"乾坤渺渺一浮尊"像电影航拍镜头——天地浩渺中,酒樽般的小岛漂浮水面,瞬间将读者带入宏大的宇宙视角。"虎脊横空"二句用猛虎脊背比喻连绵山峦,鱼鳞波纹形容海面光影,充满动态的视觉冲击力,就像用文字在画布上泼墨。
中段镜头转向人物特写:老僧写完诗斜靠竹枝,隐士在云霞环绕的书斋小憩。这两个"慢镜头"刻意与前半段的壮阔景象形成反差,传递出"再壮丽的风景,最终都是为了心灵的安宁"这一哲理。
结尾"妙现镜中无一事"最耐人寻味——当世界像明镜般映照内心时,连挥斧砍削(比喻世俗纷争)都是多余。这种顿悟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像手机重启后获得新生般的通透境界。诗人用山水之美作引子,最终带领读者抵达"看山还是山"的禅意高度。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