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庙重修后的喜庆景象,歌颂了太平盛世的美好生活。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古庙新貌显祥瑞 开篇直接写重修后的古庙焕然一新,"推福"二字暗示人们相信重修庙宇能带来福气。虽然有两个字缺失,但从"昭然诚"可以看出人们虔诚的态度。后文用"和气""嘉祥"等词,描绘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
第二,盛世赞歌 诗人用"共夸"带出人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尧蓂"这个典故(传说中尧帝时代的瑞草)暗指当下堪比尧舜之治。最后两句更直接说:不光是诗人在赞美,连朝廷都在庆贺这样的好年景。
第三,隐藏的生活智慧 诗中"岁稔"(丰收)、"国风清"(社会风气好)等词,透露出古人"庙宇兴盛-天地和谐-生活美满"的朴素观念。重修古庙不仅是宗教行为,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集体祈愿。
全诗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通过描写古庙重修这件小事,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诗人没有刻意说教,而是用"共夸""嘉祥"等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幸福感。这种以小见大、含蓄表达的手法令诗歌更具韵味。
刘衍
漳州龙溪人,字成之。英宗治平间进士。授英州推官。应材识兼茂科,讽及新法,报罢。知潮阳县,岁大歉,衍发县帑倾家资运广米,民得不饥。改知新州,以功特授朝奉郎。秩满诣京师,议青苗法不合王安石意,力乞致仕,累辟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