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杏花凋谢的过程,巧妙比喻了人情冷暖的现实。
前两句写杏花凋零之快:别说商山的季节来得晚,你看早上窗外还有半树杏花呢。这里用"半空枝"的视觉画面,暗示花朵正在快速凋落。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等到明天花全谢了,连蜂蝶都不来了,这种被冷落的滋味,只有我最懂。诗人把花朵比作得势时门庭若市、失势后无人问津的人,蜂蝶象征那些趋炎附势的世俗之人。
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现象和人情世故完美结合。通过杏花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生动展现了世态炎凉。特别是"冷暖人情我最知"这句,既是诗人对杏花命运的感慨,也暗含着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深刻体会。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的无奈。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