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鹤楼

楼上仙人,曾阅过沧桑几度。
看颓垣断甓,又化为绣柱雕梁。
蓦地繁华,忍忘却经时寂寞;
眼前风景,问何如崔李当年。
对芳草晴川,浑不似烟花春月,浮天洚洞,幸教他指日澄清。

现代解析

这首《题黄鹤楼》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展现了黄鹤楼历经沧桑后的新生,同时暗含对人生起伏的思考。

上阕从建筑变化切入:开篇说仙人见证过多次历史变迁,如今残破的砖墙已变成华丽的楼阁。这里用"蓦地繁华"点出变化之快,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曾经的冷清岁月。最后用"崔李当年"(指唐代诗人崔颢、李白)引发对往昔的追忆。

下阕转向景色描写:眼前芳草晴川的美景,已不同于记忆中烟花三月的浪漫。用"浮天洚洞"(洪水滔天)暗喻世事动荡,但最终迎来"指日澄清"的希望。这种写法把自然景观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巧妙结合。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繁华中带着清醒"的视角:既赞叹黄鹤楼的重生,又不忘它经历的磨难;既欣赏眼前美景,又保持对历史的敬畏。这种既活在当下又不迷失于当下的智慧,正是诗歌留给我们的珍贵启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