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学士陕西提刑①

遥知彼俗经兵后,应望名公走马来。
陛下柬求今日始,胸中包畜此时开。
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
堪笑陋儒昏鄙甚,略无谋术赞行台。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送赵学士陕西提刑》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赵学士的敬仰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胸怀和见识。

首联“遥知彼俗经兵后,应望名公走马来。”描绘了赵学士即将赴任的陕西地区在经历战争后的情景。这里的“遥知”和“应望”表现了作者的预见性和对局势的敏锐感知。他知道那里的人们在战乱之后,一定会看到赵学士这位名公的到来,带来希望和秩序。

颔联“陛下擘笺今日始,胸中包畜此时开。”则是赞美赵学士的才华和胸怀。这里的“陛下”并不是指真正的帝王,而是对赵学士的尊称。“擘笺”指书写,“胸中包畜”则是指赵学士的胸怀壮志和包容心。此联表达了赵学士在接到任命后,开始行动,胸怀壮志,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颈联“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描绘了赵学士即将赴任的地方的壮丽景象和人民的精神面貌。这里的“山西豪杰”和“渭北风光”都是赞美陕西地区的人民和文化。“归囊牍”表达了赵学士将用智慧和策略管理这个地方,“入酒杯”则表达了他将欣赏和享受这个地方的美景和文化。

尾联“堪笑陋儒昏鄙甚,略无谋术赞行台。”则是作者对某些人的讽刺,也突显了赵学士的才能。这里的“陋儒”指的是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会空谈的人。“昏鄙”则是批评他们的愚蠢和无知。“略无谋术”表示这些人没有策略和智慧,“赞行台”则是讽刺他们无法胜任像赵学士这样的重要职务。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赵学士的敬仰和祝福,展现了作者的胸怀和见识。同时,通过对某些人的讽刺,突显了赵学士的才能和价值。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